20日下午,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陜西南部的商洛市柞水縣金米村,調研脫貧攻堅情況,并實地考察金米村產業扶貧成果。 金米村是傳統的山區農業村,總面積17平方公里,耕地948畝。曾經因“山上有金、地上有米”而得名的金米村,囿于交通不便,土地稀少,成為柞水縣有名的貧困村,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88戶553人。 為了拓寬貧困群眾的增收渠道,金米村將木耳產業作為脫貧攻堅主導產業,引進5家農業龍頭企業,建成木耳大數據中心、年產2000萬袋的木耳菌包生產廠和1000噸的木耳分揀包裝生產線,發展5個智能連棟木耳大棚。 如今,通過創新推行“借袋還耳”“借棚還耳”木耳產業發展模式,將所有的木耳大棚和菌包認領到戶,帶動130戶貧困戶積極參與木耳產業發展,戶均增收4600元。 2017年,金米村實現整村脫貧退出,截至2019年累計脫貧187戶549人,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21.85%降至2019年的0.23%。 戶戶有產業、人人有活干,貧困戶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回“真金白銀”,使木耳成為脫貧致富的“金耳朵”。 監制丨申勇 記者丨史偉 紫童 孟濤 視覺丨栗書君 掃一掃,手機打開瀏覽
關鍵詞:習近平 柞水木耳
相關新聞
版權和免責聲明:
1.大慶網擁有大慶日報社所屬媒體網上發布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大慶網”。 2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大慶網版權所有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大慶網”,大慶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本文鏈接:
|
|